水產前沿網獨家報道,今年5-6月份虹彩病毒檢出率達80%!佛山加州鱸養殖量減少?!冬季開花正當時,接下來這條魚怎么養? 文/水產前沿黃楚琳、趙振華 圖/佛山市順德區活寶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梁芝源 漁醫,是活躍在養殖一線的水產掌舵手,幫養殖戶解決了很多疑難雜癥,為養殖戶能“過個好年”保駕護航。致力于調查全國各地的養殖情況及尋找優秀病害診治技術方案,筆者展開了“尋找中國好漁醫”調研專題,采訪各地知名漁醫,從他們的角度出發,聊聊他們如何看待今年的水產養殖。這一站我們拜訪了佛山市順德區活寶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下稱“活寶源”)魚病實驗室負責人梁芝源先生。 水產前沿:梁工好,請問您主要服務的區域和品種是什么呢?日常工作是什么? 梁芝源:我主要在珠三角地區提供魚病科學診治服務,根據客源來看,魚病室接檢生魚和加州鱸的病例占比居多。我的日常工作是在魚病實驗室檢測魚病,找出病因和處理方案等;遇到重大的病害時,也會到塘頭出診,指導客戶用藥。 水產前沿:梁工,聽說您在旺海擔任魚病研究室主任已有四年,您認為珠三角地區的病害情況如何?對此您有怎樣的思考? 梁芝源:這兩年珠三角地區的病毒病越來越嚴重,但很少發現新的病毒,例如加州鱸,在苗期普遍暴發的彈狀病毒病,還是那個病毒,只是流行更嚴重;今年的虹彩病毒發病率增長比較快,5-6月份我們魚病室的檢出率在80%以上。而細菌病主要是苗期的柱狀黃桿菌,到了養殖中后期就要注意預防諾卡氏菌和愛德華氏菌。 綜合本人在市場的所見所聞,針對一些魚病給出的防治建議如下,彈狀病毒致死率極高,尤其對小規格苗種的危害非常大,務必以防為主,購苗前做好苗種檢疫;細菌病可內服抗生素、外用水體消毒產品,這樣治療的成功率是比較高的。魚病的病原非常多,病因也非常復雜,不同的魚病有不同的處理思路,我們要相信科學,準確診斷,針對性處理,治好可治之病,防好可防之病。 水產前沿:您了解到生魚和加州鱸的養殖情況如何? 梁芝源:今年前期的生魚行情向好,很多養殖戶都轉養生魚了,所以可以看出生魚的養殖規模在擴大。而佛山加州鱸的養殖面積有所減少,原因有三,一是隨著“退漁還耕”的政策執行力度加大,養殖用地減少隨即而來的是塘租不斷上漲;二是加州鱸的虹彩病毒發病率增長,病害日趨復雜,養殖風險增大;三是隨著加州鱸養殖量的增大,飼料等成本上升,利潤空間在不斷縮小。 氣溫變化,土塘育苗風險大 水產前沿:養殖戶經常選擇清明前后進行育苗,請問育苗時有什么注意事項和解決方案嗎? 梁芝源:3-4月是育苗高峰期,大部分養殖戶會在此時間段進行育苗。但是,這個時間段華南地區氣溫多為20-25℃,正是彈狀病毒增殖的最佳溫度,因此,由其引起的“熟身病”也特別流行。病毒性熟身病對小規格加州鱸苗的致死率極高,治療難度極大,一定要重視該病的預防,比如選購不攜帶病毒的苗種,規劃適宜的養殖密度,選用優質的餌料,天氣變化時注意抗應激等等。近年看,加州鱸育苗對養殖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,我們建議養殖戶量力而為,合理密殖,精細管理,切勿盲目追求產量;也可考慮直接采購朝苗進行養殖。 抗生素治療使用不到位是養殖管理的誤區 水產前沿:接檢病例這么多年,您認為養殖戶群體中存在怎樣的養殖管理誤區? 梁芝源:現在行業中“談抗色變”,因此有些養殖戶不敢使用抗生素,缺乏正確使用的知識。不少養殖戶認為投喂抗生素超過三天就會損壞魚的肝臟,這就是一個比較大的誤區。其實對于細菌病,投喂足量的抗生素才能有效抑殺病原,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,例如諾卡氏菌是慢性菌,需要連續投喂抗生素五到七天才會見效,但有些養殖戶投喂四天就停藥,如此一來,病原菌更容易產生耐藥性,被壓制的諾卡氏菌病反彈會更加兇猛,導致病情久治不愈,最后損失更大。 理論和實操同等重要,線上問診需謹慎 水產前沿:梁工長期在一線診斷漁病,您認為什么樣的漁醫才是合格的呢? 梁芝源:魚病診斷分為兩部分:一是塘頭診斷,包括了解魚的狀態、水質和管理措施等基本情況,采用依靠經驗判斷的手段;二是病原檢測,包括了寄生蟲檢測、細菌分離培養、藥敏實驗和病毒檢測等。二者相輔相成,缺一不可,結合在一起才能夠相對準確地把握病情跟病因,從而找到高效的處理方案。漁醫既要注重對病原的認知,加強理論知識修養,也不能忽略塘頭實踐經驗,要走到塘頭去,多看,多思考,多總結,實事求是,以實踐為據,看到魚病的現象和本質,才能做好魚病防控這份工作,這才稱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漁醫。 水產前沿:據了解,線上問診是漁醫看病的一個重要手段,請問您對線上問診有什么看法嗎? 梁芝源:線上問診是未來的重要方向,但目前還未發展成熟。集約化養殖模式下的魚病,病因往往較為復雜。我們要準確診斷魚病,需要了解三方面的信息:一,養殖環境,如池塘條件,水質情況(藻相、水溫、理化指標等),近期天氣等等;二,魚群狀態,包括養殖品種、規格、數量,以及發病品種,病魚癥狀,死魚數量等等;三,病原情況,如寄生蟲、細菌、真菌、病毒等感染情況。對于不少常見魚病,經驗豐富的漁醫可以根據其特征性癥狀予以初步診斷。但是,我們在線上問診時,務必要提供全面、詳細的信息,漁醫才能更準確地診斷。 加強越冬管理,搭冬棚或進行改底、肥水和殺蟲 水產前沿:氣溫逐漸下降,養殖戶也開始準備越冬的相關措施,那么對于越冬管理您有什么建議給養殖戶嗎? 梁芝源:加州鱸越冬需注意潛在的諾卡氏菌、釘蟲等感染,冬季一般病害損耗不大,但這些病魚會導致花身,嚴重影響賣相,且一旦回溫期來臨可能會爆發,因此,也要多巡塘,仔細觀察,早發現,及時處理。生魚越冬最需要注意的是爛身病,而預防爛身病最有效的措施是搭冬棚,如果沒有條件搭冬棚的養殖戶要做好改底、肥水和殺蟲三項工作。望大家都能有個豐收年! |
重點推薦 |
|
免責聲明: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水產前沿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水產前沿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水產前沿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水產前沿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15天內來電或來函與水產前沿網聯系。聯系方式:020-8559568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