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鍵詞 設施農業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按照中央有關決策部署,推動《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(2023—2030 年)》落實,加快現代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,6 月 10 日,農業農村部印發《關于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指導意見》。針對漁業空間布局,《指導意見》提出,要以擴產能調結構為重點,拓展現代設施漁業空間。保護重要養殖水域灘涂,落實各級養殖水域灘涂規劃,加快內陸與沿海水域灘涂等傳統養殖設施提檔升級,推進水產養殖池塘改造升級,拓展低洼鹽堿地、深遠海設施漁業養殖空間,建設現代海洋牧場,發展深遠海養殖漁場和工廠化循環水等陸基設施漁業,建設生態健康的現代設施漁業基地。加密沿海漁港布局,強化基礎設施建設,拓展服務功能,打造一批漁港經濟區,促進港產城一體化,助力漁區鄉村振興。 聲音 “6 月 1 日起,江蘇全面實施《池塘養殖尾水排放標準》! ——6 月 1 日 起, 江 蘇 全 面 實 施《 池 塘 養 殖 尾 水 排 放 標 準》(DB32/4043-2021)。該標準為強制性排放標準,具法律約束力,超過限值排放為違法行為,將受到法律懲處。頒布實施的《江蘇省水污染防治條例》第八十五條對此有明確規定:“養殖尾水的排放不符合有關標準的,應當責令限期改正;逾期未改正的,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罰款!。 “農業農村部部署開展 2023 年全國水產養殖專項執法行動! ——為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,全力做好水產品穩產保供工作,近日,農業農村部下發《關于開展 2023 年水產養殖專項執法行動的通知》,在全國 31 個。ㄗ灾螀^、直轄市)組織開展水產養殖專項執法行動!锻ㄖ访鞔_,2023 年水產養殖專項執法重點檢查內容包括水產養殖用投入品生產、經營和使用情況以及水域灘涂養殖證制度、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制度、水產苗種進出口制度、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制度、水產養殖生產記錄制度的執行情況。 “中國海關總署宣布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 10 縣食品,特別嚴格審核水產品! ——近日,中國海關總署宣布禁止進口日本福島及其他 9 個縣(都)食品,以防范受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輸華,保護中國消費者進口食品安全。此舉應是對日本政府預計今夏排放福島核廢水入海的反制措施。對于日本其他地區的食品,特別是水產品(含食用水生動物),將嚴格審核。 “農業農村部發布 2023 年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! ——6 月 9 日,農業農村部發布《關于推介發布 2023 年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的通知》(農辦科〔2023〕15 號),公布了 2023年農業重大引領性技術、2023 年農業主導品種、2023 年農業主推技術,其中多項涉及水產。 “農業農村部:加強輸歐和輸日水產品合法性認證管理! ——為加強出口水產品合法性管理,保障水產品加工業健康有序發展,打擊非法、不報告和不受管制漁業活動,維護我負責任漁業國家形象,7 月 14 日,農業農村部印發《關于加強輸歐和輸日水產品合法性認證管理的通知》(農漁發〔2023〕20 號),就加強輸歐和輸日水產品合法性認證管理有關事項作出安排部署。 “《經合組織 - 糧農組織 2023-2032 年農業展望》發布! ——2023 年 7 月 6 日,羅馬 / 巴黎 —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(糧農組織)攜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(經合組織)共同發布《經合組織 -糧農組織 2023-2032 年農業展望》報告指出,預計未來十年全球農業和糧食產量將繼續增長,但由于人口趨勢影響,增長速度將低于前十年。預計全球種植業、畜牧業和漁業產量在未來十年將以年均1.1% 的速度增長,增速為 2005-2015 年十年間平均增速的一半。 數字 6868.78 萬噸 2023 年 6 月 17 日下午,由全國工商聯水產業商會主辦的“藍海同行”——水產行業發展研討會在湛江成功舉辦,會議期間,正式發布《2023-2024 年中國水產行業現狀及消費趨勢洞察報告》。本報告共計 79 頁、59 個圖表,內容豐富、數據詳實,深入剖析了中國水產行業發展現狀、產業鏈典型細分領域成長情況、典型企業優秀經驗以及未來發展趨勢,為行業提供重要參考和決策依據。數據顯示,2015-2022 年中國水產品總產量逐年遞增,2022 年達6868.78 萬噸。 289 萬噸 為促進小龍蝦產業高質量發展,在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指導下,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、中國水產學會聯合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編寫了《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(2023)》。報告反映了 2022 年我國小龍蝦產業發展狀況,對發展形勢和出現的新情況進行了分析,提出了發展建議。其中,2022 年我國小龍蝦養殖面積 2800 萬畝、產量 289.07 萬噸,同比分別增長 7.69% 和 9.76%,繼續保持較快增長。 |
重點推薦 |
|
免責聲明: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水產前沿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水產前沿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水產前沿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水產前沿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15天內來電或來函與水產前沿網聯系。聯系方式:020-85595682。